吴静波主导的互联网广告模式
吴静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广告与内容结合创新:
提出“内容+广告”深度融合模式
在短视频广告尚未成熟的 2017 年,率先提出 “内容 + 广告” 深度融合策略,打破传统广告植入逻辑,将广告内容与短视频有机结合,让广告以用户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,推动广告从 “流量思维” 转向 “内容思维”,该理念后来成为行业标准。
推出 “慢广告” 概念
当行业普遍追求 15 秒短视频时,他提出 “慢广告” 概念,采用 3-5 分钟中长视频来深入传达品牌故事。如 2018 年春节为天猫超级品牌日推出的《家的迁徙》,时长 4 分 20 秒,上线 24 小时播放量达 1800 万次,天猫搜索指数上涨 220%,有效提升了用户的观看时长和互动率。
创新广告产品和团队架构
推动广告产品创新与团队架构优化,实行广告产品经理 “轮岗制”,要求其每季度去采访部跟记者跑选题,以更好地理解内容创作;建立 “一页 Brief” 制度,限定客户用一页 A4 纸、不超过 100 字阐述核心信息;成立 “广告内容化” 实验室,优化团队协作模式。
数据驱动的精准投放
早在 2017 年就提出 “数据驱动的广告投放” 理念,主导研发的投放系统可实时分析用户点击、停留、转化等行为数据,动态优化广告素材与出价策略,使广告点击率提升 3 倍以上,转化成本降低 40%,让短视频广告更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。
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营销
积极推动技术创新,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广告投放。如推动团队自研 “鲸准” DMP,用一方数据训练私域模型,降低获客成本;提出 “智能营销” 概念,让算法自动为每个用户生成多套创意,实时竞价,并将转化成本写入区块链存证,提高广告投放效率和效果。
打造有传播力的内容
无论是早期在大厂时提出 “内容定制化” 理念,还是在短视频商业化领域采取的系列创新举措,其核心都是通过创意脚本、挑战赛、达人共创等方式,让广告成为用户愿意观看、分享的内容,提升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,进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推广和品牌的有效传播。









评论